随着年龄的增长,不少的老年人都会出现一些不适的情况,其中就存在排便不畅的问题。健康专家指出,老人会这样与大家肠胃功能下降有关。排便不畅对于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,尤其是对于老人来说。那老人排便不畅的危害是什么?老人怎么预防排便不畅?想知道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吧!
老人排便不畅的危害
1、加重老人病情
患有肺气肿、肺心病的老人常因排便不畅而咳嗽加重。患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,常因排便不畅时排便用力,增加腹压或用力过猛而使血压骤升,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。
2、易发生粪块堵塞性肠梗阻
老人肠运动功能减弱。排便不畅时,粪便长时间在肠道滞留,导致“粪石”形成。如果粪石积存过多,可导致发生堵塞性肠梗阻。
3、影响老人身心健康
习惯性排便不畅、持续性顽固排便不畅常给老人带来食欲不振、疲乏无力、头晕头痛、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、失眠等痛苦。有的老人因长时期服用刺激性泻药,使其后期再次服用时难以奏效,不得不靠灌肠来排便,使他们更加苦不堪言,焦虑不安。
4、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
如果排便不畅比较严重,在上厕所的时候难免会非常用力。而如果本身就患有一些心脏病、高血压的患者,在突然用力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心肌缺血,诱发心梗,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猝死。
5、诱发结肠恶变
排便不畅使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明显延长,以至肠道中各种致恶变物质浓度升高,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。致恶变物质与结肠黏膜长期不断地接触,容易使结肠发生恶变。因此长期排便不畅,有增加老人患结肠恶变的潜在危险。
老人怎么预防排便不畅
1、调整饮食
饮食也是引起排便不畅的原因之一,当吃的食物不易消化的时候,或者多吃一些上火的食物,都是很容易引起排便不畅的发生的,可以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,能够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便。
2、适当运动
老人应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,特别是要进行腹肌锻炼,以便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,提高排便能力。对于因病长期卧床的老人,家人可给其做腹部按摩,由右上腹向左下腹轻轻推按,以促进其肠道蠕动。
3、保持乐观情绪
精神紧张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或加重排便不畅。因此,老人要经常保持心情愉快,不要动辄生气上火,以避免排便不畅的发生。
4、适当多饮水
我们每天都要补充充足的水分,当身体缺水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发生排便不畅的,老人每天在早晨空腹的时候可以喝上一杯温开水,能够很好的帮助排便,也可以喝一些蜂蜜水,都是可以办帮助肠道蠕动的,能够促进排便。
5、改善排便的习惯
改善排便的习惯是缓解排便不畅的一个简单又效果好的方法,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在每天的一个固定时间去排便。比如说早上起床之后,或者是吃了早饭之后,这个时间可以自己来选择。一到时间就去厕所待着,一开始可能身体会没有反应,但是只要经常这么做,身体就会慢慢的形成一个生物钟,一到时间就会排便了。每次排便时间不应该超过十分钟,这点也是要注意的。
健康专家提醒老年人注意,如果有排便不畅的情况一定要多加注意,老人如果有严重的排便不畅,对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是危害很大的,可怕的结果就是可能会导致猝死。因此建议患有排便不畅的老人,应该及时的治疗排便不畅,不要以为只是小毛病,忽视排便不畅的问题,这样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的。